采购
产品
供应
企业
职 务: 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
出生年月: 1975年10月
职 称: 教授/博导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办公室: 工科D306
E-mail: liugang@upc.edu.cn
电 话: 15192668056
研究领域
油气长距离管输技术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2004年1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硕博连读;
1994年9月-1998年7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本科
工作经历
2012年1月-至今,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教授
2006.12-2011.1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副教授
2004.2-2006.1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储运工程,讲师
主讲课程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本科);管道瞬变流动分析(本科);油气储运系统分析(硕士)主要论文
1.Liu G, Chen L, Zhang G,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Compressibility of Gelled Crude Oil[J]. SPE Journal, 2015, 20(2): 248-254.
2.Zhang G, Liu G. Study on the wax deposition of waxy crude in pipelines and its application[J].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 Engineering, 2010, 70(1):1-9.
3.Chen L, Liu G, Zhang G, et al. Asymptotic analyses of the start-up stage of Couette flow subjected to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 Mass Transfer, 2017, 88:177-182.
4.Lei C, Gang L, Zhang G, et al. Transient stage comparison of Couette flow under step shear stress and step velocity boundary conditions [J].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 Mass Transfer, 2016, 75:232-239.
5.Chen Lei, Liu Gang, Xu Minghai, et al. Modeling the initial mechanical response and yielding behavior of gelled crude oil [J]. Open Physics, OPENPHYS-D-16-00107.
6.Xu G L,Zhang G, Liu G. Trapped water displacement from low sections of oil pipelin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phase Flow,2011,37(1)
Houxing Teng, Fu Weina, Gang Liu. Effect of rheometer responsecharacteristic on yield stress of crude oil. The XVIIth InternationalCongress on Rheology, Kyoto, 2016.
7.刘刚,卢兴国,徐贝贝等.胶凝原油的黏弹塑性损伤模型[J].石油学报,2011,32(06):1078-1082.
8.刘刚,许继凯,陈雷等.星状集输管网拓扑结构的整体优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0(04):133-140.
9.刘刚,张国忠,张园园.热含蜡原油管内停输温降计算[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05):136-140+146.
10.刘刚,陈雷,张国忠等.管道清管器技术发展现状[J].油气储运,2011,30(09):646-653+633.
11.刘刚,张丽萍,张国忠等.南阳含蜡原油的分形特性[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03):109-112+119.
12.刘刚,于涛,马杰等.CI-1204水溶性缓蚀剂作用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8(03):112-116.
13.刘刚,王志方,张国忠等.一种胶凝原油剪切测试的新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03):119-123.
14.刘刚,陈雷,徐贝贝等.一种描述胶凝原油蠕变全程的损伤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06):137-141.
15.刘刚,付伟娜,滕厚兴等.流变仪响应特性对含蜡原油屈服应力测试结果的影响[J].油气储运,2017,36(04):403-408.
16.刘刚,汤苑楠,李博等.成品油管道内杂质运移沉积及其影响规律[J].油气储运,2017,36(06):708-715.
17.刘刚,卢兴国,张国忠等.用于胶凝原油蠕变描述的一种垂直移位因子[J].化学工程,2010,38(12):35-39.
18.刘刚,张国忠.管流实验装置中原油温度分布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107-110.
19.陈雷, 刘刚, 张国忠,等. 一种圆管紊流混合长度理论的修正[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3(4):591-596.
20.陈雷, 刘刚, 兰浩,等. 胶凝原油初始应力递增过程的力学模型[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 40(2):135-139.
21.徐睿妤,刘刚,陈雷等.同轴圆筒流变仪初始瞬态黏度的解析与数值研究[J].化工学报,2016,67(05):1784-1790.
22.隋冰,刘刚,李博等.颗粒在起伏成品油管道中的沉积运移规律[J];石油学报;2016年04期.
专利
1.刘刚, 陈雷, 卢兴国, 等. 带压管路内防腐涂膜失效规律的实时监测装置及方法[P]. ZL 201410094951.X, 2016/01/06.
2.刘刚, 陈雷, 张国忠, 等. 一种胶凝原油压缩特性测试方法[P]. ZL201210458510.4, 2015/02/25.
3.刘刚, 李炳鑫, 陈雷, 等. 非牛顿原油剪切历史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P]. ZL201410020835.3 , 2014/10/22.
4.刘刚, 隋冰, 李显超,等. 旋转式环管多相流冲刷腐蚀模拟试验装置[P]. ZL 201410017976.X,2014/11/05.
5.滕厚兴,刘刚等.基于超声波测量原油压缩系数实验系统及方法:中国,201710638085.X,2017.07.
6.滕厚兴,张淇等.一种带压胶凝原油压缩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中国,201710701705.X,2017.08.
7.滕厚兴,刘刚等. 一种基于管流试验环道的管道压力波速测试装置及方法:中国,201710908082.3,2017.09.
研究项目
1.2008-2010,Study of Pipeline Shutdown and Restart for the Chad Pipeline Project,国际合作,CNPCIC-B0931(张国忠/刘刚等)
2.2011-2013,Provision of Pipeline Operation Optimization Study,国际合作,K-110637-M1-02245(张国忠/刘刚等)
3.2018-2021,轻组分在原油非稳态压力流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774315(刘刚/陈雷,卢兴国,李秉繁,等)
4.2016-2019,胶凝原油管道启动问题中关键非定常参量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4274(刘刚/ 张国忠,陈雷,卢兴国,滕厚兴,等)
5.2017.01-2019.12.含蜡原油的非线性黏弹-屈服-触变模型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4295(滕厚兴/刘刚等)
6.2014-2016,成品油管道内杂质运移及影响机理研究,中石化科技项目,314013(刘刚/卢兴国,陈雷,张树文,等)
7.2014-2016,杂质沉积对成品油管道运行可靠性影响机制研究,中石油创新基金,2014D-5006-0604(刘刚/张国忠,卢兴国,陈雷,等)
8.2016-2018,非稳态剪切对原油初始流变测试的影响机制研究,中国博士后基金,2016M602225(陈雷/刘刚,卢兴国,等)
9.2016-2018,粘弹-触变原油的非稳态管流特征研究,青岛市博士后应用研究项目,2016228(陈雷/刘刚,卢兴国,等)
10.2010-2012,原油管道内石蜡沉积物的力学破坏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04077(刘刚/张国忠,张树文,等)
主要成果及获奖情况
1.201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排名:1。
2.2016年,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排名:1。
3.2016年,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成果奖,三等奖,排名:1。
4.2012年,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排名:1。
5.201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
6.2016年,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7.2017年,青岛西海岸新区拔尖人才。
8.2008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排名:3。
9.2011年,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8.
10.2013年,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3。
11.2014年,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4。
12.2017年,中国石油教育学会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排名:9.
联系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工科D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