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
产品
供应
企业
姓名: | 杨朝龙 | |
---|---|---|
性别: | 男 | |
所在系所: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 | |
研究方向: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职称: | 教授/系主任 | |
u 个人简介 杨朝龙,1985年生于云南马关,博士,教授,硕导,石河子大学兼职博导,重庆市“巴渝学者”青年学者、“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入选者。担任重庆市功能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2013.07-至今,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2016.09-2017.10,在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化学与生物化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8.09-2013.06,获得中国科学院大学(广州化学研究所)高分化学与物理理学博士学位。2004.09-2008.07,获得东北林业大学高分材料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主要从事有机/聚合物功能材料与器件方面的研究工作。近年来,以通讯/第一作者在Science Advances(Science子刊),Angewandte Chemie,Advanced Materials,Communications Chemistry(Nature旗下新刊),Adv. Funct. Mater.,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知名刊物发表SCI论文2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获授权专利25项。CCS、ACS和RSC会员,JAC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Polymer等20余个SCI期刊审稿人。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局、重庆市教委等省部级项目以上项目10项。 u 研究领域 有机/聚合物光电功能材料及应用、有机/聚合物荧光传感器制备及应用。 u 主持的主要项目
[1] 辐照依赖性聚合物基长余辉发光材料:设计合成、结构调控及防伪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1- 2022.12,65万,主持。 [2] 高分子材料微结构调控及其功能化,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2019.7-2022.6,50万,主持。 [3 ]微结构一体化塑料光纤荧光传感器开发及应用,重庆市科委基础研究与前沿探索项目,2018.7-2021.6,10万,主持。 [4] 高亮度聚合物基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及高端防伪应用,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8.10-2021.9,20万,主持。 [5] OLED 用高色纯度 Eu3+/Tb3+基聚合物发光材料研究及开发,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2018.1-2020.12,20万,主持。 [6] 低成本环保型转光农膜开发及应用,重庆市科委社会事业与民生保障科技创新专项,2016.6-2019.5,20万,主持。 [7] 聚合物负载稀土荧光探针的分子设计、形貌调控及主客体化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015.1-2017.12,25万,主持。 [8] 平板显示领域OLED关键材料的研究与开发,重庆市首批新产品创新青年科技人才培养项目,2013.9-2016.9,8万,主持。 u 代表性成果 代表性论文(10篇,*通讯作者,#共同一作) 代表性授权发明专利
[1] 杨朝龙,尚明勇,雷蕾,何键,高宝,李上,宋冬梅. 一种三聚磷腈交联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ZL 201510529584.6 [2] 杨朝龙,苏艳,李又兵,王国霞,陈少鹏,邓伟,梁迎春. 超支化三聚磷腈三联吡啶及制备和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方法. 专利号:ZL 201610817500.3 [3] 杨朝龙,王国霞,李又兵,潘金漫,王选伦,雷蕾,何键. 一种以聚羟基丁酸酯为基质的可生物降解的稀土荧光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ZL 201510530525.0 [4] 杨朝龙,雷蕾,何键, 王国霞,高宝, 李上,成俊霏. 一种可见光激发的铕配合物荧光薄膜制备方法及应用, 专利号:ZL 201510529678.3 [5] 杨朝龙,尚明勇,王国霞,雷蕾,何键,宋冬梅,徐志雄. 一种六核三聚磷腈铽配合物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 201510529569.1 u联系方式 电话:15922770143;E-mail:yclzjun@163.com;yclly2013@cqut.edu.cn |